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、地皮-《重活之娱乐香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个好的电影院,最为重要的并不是什么装修条件好,设备先进,如果仅仅只有这两个优势,那这电影院是否能够赚钱都还是一个问题。电影院这玩意,真正想要赚大钱,就必须建立在繁华的地方就像中环、铜锣湾这一类的地方,人来人往很热闹,到了晚上是不夜街的地方最好。

    有了好地段,即便是你的装修差很多,也有人会来看电影。所以之前雷卫东花这么多的钱来购买地皮来建设自己的龙头电影院,龙头电影院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要求,就必须是在繁华地段,这样才能符合龙头电影院的身份。

    雷卫东有钱归有钱,但他崛起的时间太短,不论人力物力,都和那些扎根于香港的顶级富豪有着很大的差距。

    虽然现在雷卫东在财力上,特别是赚钱的潜力上和那些顶级富豪有一定程度上的抗衡能力,但仅仅是有财力,并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,就比如说地皮上的问题。就不是一时半时能解决的。

    就像邵大亨这样完全没有在地产行业发展的人,他的手上也有很多地皮,这不是他有心在这个行业发展,而是为了尽量的节省自己的成本,以避免越来越高昂的租金。

    在九十年代邵大亨能成为香港财富排行前列的富豪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自己在TVB电视台的股份越来越值钱,还有就是邵大亨他手里的那些电影院的地皮不断升值。

    虽然进入80年代后邵大亨做电影是做一部赔一部,以至于最后都支撑不住,把邵氏电影公司给关了。

    但是邵氏电影院的地皮是越来越值钱,这也是为啥邵大亨退出电影圈后剧院只租不卖的元因。

    但雷卫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,因为雷卫东崛起的时间太晚了,在那些还不是繁华地区的地方还行,想要在最为繁华的地段弄到足够的地皮来给自己建电影院,那就必须花大价钱来买,并且还要别人肯卖才行。

    对此雷卫东早就想过这个问题,本来雷卫东还想等到八三年香港地产崩溃的时候,在那时香港地皮最便宜的时候出手购买,因为当时有很多人打算把自己的地皮出手。

    这些人当中,大部分是不看好香港未来的英国人,因为他们知道大势挡不住,香港肯定要回归,为了不让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,所以在看到风头不太好以后,就准备把自己的产业转移。

    还有一部分香港人香蕉人,虽然是华人,但接受欧美文化的他们,同样不太看好香港的未来,所以在中英谈判期间,也就急匆匆的准备移民。

    要是在平时,这么多代表香港经济的人都出走,港英政府是绝对不允许的,可能要进行拦截的,但是那个时候正式中英谈判期间嘛,港英政府还巴不得有更大的潮流出现,那样他们在谈判桌上面就有了更多的筹码,所以暗中推波助澜都很正常,可以说这时是不动产抄底最好的时候。

    不过雷卫东在仔细考虑以后放弃了这个决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