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9章 :唐使之殇-《覆秦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夜色深沉,有弯月悬空。

    月光落在涌动的江面上,波光粼粼,颇有一番动人风光。

    在其南岸,离江边较远的一处坚实平地,多有营帐遍布。

    高大的身影被引导着走进一处大帐。

    “唐国使者纪信,见过番君。”

    纪信上前拱手一礼。

    他没有行叩拜之类的大礼节。

    因为纪信是大唐的使者,代表着唐国的尊严,不可能拜一个小小的番君。

    吴芮也不在意,反倒是他旁边的吴臣有些激动。

    吴芮瞪了他一眼,示意他稳住,然后向纪信伸手道:“纪君请坐。”

    他努力表现出不太在意的神色,等到纪信落座后,才佯装平静的问道:“不知纪君此来,是为何事?”

    纪信见吴芮态度并不凶横,可也表现的不算热情,猜测这位番君多半是想谈个好价钱。

    他道:“禀番君,西楚联齐攻魏,背弃渑池之盟,故吾王兴义兵诛之,杀项梁于魏地,诛项羽于垓下。后东楚王熊心再度与齐结盟,意图偷袭我唐国,万幸我大唐汉侯,也就是东楚之上柱国刘邦明天道大义,率兵降我大唐,共诛不义之楚,今破广陵而收东海。”

    “吾王为楚人出身,欲取江南而使楚地齐全,无分裂之苦。故派小人渡江,欲得番君之归唐!”

    纪信没有提岳成和吴芮渡江交战的事情,而是三言两语说清楚了此行的使命。

    唐王是楚人,他现在要取江南的楚地,派使者来说服吴芮归降。

    吴芮心中大喜。

    这还真是瞌睡来了,就有人送枕头啊。

    更让他双目发亮的,是纪信故意提到的汉侯刘邦。

    刘邦之前和东楚王眉来眼去,使者常从庐江经过,吴芮全都看在眼中,全程目睹了刘邦背刺项梁,成为东楚上柱国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老匹夫还真是无耻啊,在项梁死之前转投东楚,如今又在东楚亡时转投唐国,而且还做了一个侯爵,无耻,太无耻了!”

    吴芮心中羡慕的骂了两声。

    他又带着期待问道:“唐王慷慨仁善之名,芮常闻之,心中多有仰慕。若我听从唐使之言,归附唐国,不知唐王欲如何待我?”

    吴臣在旁,一脸期待的望过来。

    投降,不是不可以,但得有个好价钱。

    纪信并不拖拉,当场道:“大王认为番君乃是庐江豪杰,可为我大唐番侯,镇守番阳之地,日后助我大唐在庐江治理当地越人。番君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吴芮神色微动。

    番侯。

    一个侯爵的名号,并不辱没他的身份。

    听唐使的说法,番侯的封地就是他的老巢番阳。

    这其实是一种削弱。

    现在的吴芮不仅有番阳为根基,还实际控制了整个庐江郡,手下拥兵上万,称他一声庐江王也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如果转投唐国做了番侯,就相当于是要将番阳以外的城池全交给唐王,听起来有点不划算。

    可转念一想,庐江郡原本是越地,被楚国征服后有所开发,但因为环境恶劣的缘故,开发程度其实很有限。就只有番阳县能和江北诸城比一比,其他几个城池全都是又小又破,而且原野中到处都是越人部落,称不上什么好地。

    放弃其他破落的小城和蛮荒的土地,换取平安转换阵营,成为大唐的侯爵,世代传续下去,还是很有吸引力的。

    吴芮父子对望一眼,皆有喜色闪过。

    不过吴芮并不满足,接下来又试图再同唐使讨价还价,看看能不能再捞到一些好处。

    纪信很有原则的拒绝了。

    一番交锋,吴芮最终不再讨要。

    因为纪信给出了威胁。

    不抓住这个机会归附,那就等着唐国大军前来,将他们一起毁灭。

    “还请使者回禀唐王,我吴芮归唐之心定矣,绝无二意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