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6章 雇佣军(二)-《明末逐鹿天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我们蜀国肯定不能从其他藩属国引进军官。
    这些国家哪怕是不像我国那样缺少军官,他们拥有的军官数量也有限。
    从藩属国引进军官,哪怕是与我们蜀国再好的国家。
    本王也怕这些人鸠占鹊巢,或是里应外合谋算我国。
    引进军官的唯一渠道,那就是从帝国引进。
    帝国这些年,培养了庞大的军官。
    能够领兵的大将,帝国肯定不会放手。
    但只是指挥几十上百人的基层军官,他们在帝国的数量足足有几十万那么多。
    为了防止刺激欧洲各国。
    在职的军官不能引进,这就说不清了。
    哪怕是刚刚退役的军官,同样不能引进。
    我们可以引进退役有些时段的军官。
    这样的人与帝国的联系,不是那么的紧密。
    招募这一批人,所需的花费,我国也能没有压力的承受。”
    总参谋长赵之方开心的回答道:“对于这个问题,王上已经考虑得很全面。
    臣认为这个办法完全可行。
    只是有一点值得商榷,那就是不要让这群人办理入籍手续。
    他们在战场上,不是以蜀军的身份出现,而是以蜀国雇佣军的身份出现。”
    蜀王钱明义听到总参谋长赵之方这样建议。
    这与他之前的想法,完全不一样。
    他之前所想,为了防范欧洲各国的舆论冲击,要把这些人全部入籍,他们以蜀军的名义上战场。
    总参谋长赵之方,对于其他的情况全盘接收,唯独这一点提出了异议。
    “赵卿有什么建议,请畅所欲言。”
    总参谋长赵之方立刻说出他的想法。
    “王上,不让这些人入籍,有利有弊,但臣认为利大于弊。
    不让这些人入籍,弊端就是这些人对于我国,可能没那么忠诚。
    但忠诚这种东西,完全无法量化。
    哪怕是让这些人入籍,他们对于我国也未必忠诚。
    反倒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这个情况从古至今一直存在。
    只要赏赐足够,那就不害怕这些人不卖命。
    至于欧洲各国的抵制,我国完全不用在意。
    无论这些人是否入籍,从本质上来讲,他们就是我国请的外援。
    该抵制这件事情的国家,不会因为他们是否入籍,就放弃抵制我国。
    不让这些人入籍,让他们以雇佣军的身份加入,却有许多好处。
    其一,这些人以雇佣军的身份加入,他们的赏罚完全可以和我军现行的标准不一样。
    这样就不会因为待遇的不同,引起我军内部产生隔阂。
    其二,这些人的身份是雇佣军,他们在战场上的行为,那就与我国关系不大。
    他们无论是在战场上杀俘,还是使用一些《建邺公约》禁止的武器,那都与我国没关系。
    我们无法掌控这些人在战场上的全部行为。
    吴国所发生的事情,我国不得不防。”
    蜀王钱明义听总参谋长赵之方的建议,他认为赵之方所说的话,确实有可取之处。
    雇佣军的存在,确实可以做一些蜀军无法做到的事情。
    他们就相当于蜀军的黑手套。
    蜀王钱明义吩咐道:“赵卿,雇佣军这件事情,就交给你去办。
    帝国商人赵一卓是赵妃的族兄。
    他有感于蜀国的实力不足,引荐了一些帝国退伍的军人。
    这些军人,很多都是帝国战车部队退伍的军人。
    先以雇佣军的名义,把他们送到红山岭战场,验一验这些人的成色。
    如果雇佣军表现很出色,那我们再加大力度。”
    总参谋长赵之方听到蜀王全盘接受他的建议,他心中很是欣喜。
    但他觉得雇佣军这件事,一些细节根本不值得推敲。
    这绝不是蜀王偶然的想法,必然是某些势力在暗中推动。
    这一批退伍的军人,他们可是帝国战车部队退伍。
    其他部队退伍的人,提前出现在蜀国,这不值得深思。
    但战车才出现了几年,战车部队退伍的军人,总数也没有多少。
    他们掌握这个技能,即便是在帝国开拖拉机,收入也不菲。
    确有一批人,已经提前来到蜀国,这实在是巧合的让人不能相信。
    但赵之方更知道,有些事情要难得糊涂。
    他立刻接下这个任务,前去与帝国商人赵一卓接洽。
    蜀军的前线已经岌岌可危,蜀军有一支生力军的加入,很可能改变眼前的战局。
    总参谋长赵之方做事没有拖沓,很快完成了雇佣军的组建。
    第(2/3)页